活性炭过滤器反洗维护的核心目标是 “温和清除滤料表面悬浮物、疏通微孔通道,同时避免活性炭磨损或流失”,需严格遵循 “准备→排气→反洗→静置→正洗→恢复运行” 的标准化流程,结合活性炭密度小、易磨损的特性控制关键参数,具体操作步骤如下:
反洗前需确保硬件无故障、参数适配活性炭特性,避免操作风险:
设备与阀门检查
关闭过滤器正常运行阀门:先关闭进水阀,待罐内压力降至 0.05MPa 以下(通过压力表观察),再关闭出水阀,防止原水与反洗水混合污染滤料;
检查反洗相关阀门:确认反洗进水阀、反洗排水阀、顶部排气阀开关灵活(手动阀无卡阻,电动阀通电后动作响应及时),关闭状态下无渗漏(用手触摸阀门接口,无水流温感);
验证反洗动力源:若为水泵驱动,启动反洗泵空载运行 10-20 秒,确认泵体无异常噪音、出口压力表显示稳定(压力需满足反洗强度要求,通常 0.2-0.3MPa);若为重力反洗,确认反洗水箱水位达标(水位高度需能提供≥0.15MPa 的反洗水头)。
设定反洗关键参数活性炭密度(1.4-1.6g/cm³)低于石英砂,反洗参数需更温和,常规设定为:
反洗强度:10-15 L/(m²·s)(通过流量计监测,避免超 15 L/(m²・s) 导致细颗粒流失);
滤料膨胀率:15%-25%(通过罐体视镜观察,活性炭层均匀膨胀但不溢出罐体,颗粒轻微翻滚即可,无需剧烈沸腾);
反洗时间:5-8 分钟(以反洗排水浊度≤5NTU 为终止标准,避免时间过长浪费水资源)。
打开过滤器顶部排气阀,缓慢开启反洗进水阀(开度从 1/4 逐步调至 1/2),让反洗水以低流速进入罐体:
逐步开大反洗进水阀(开度从 1/2 调至全开),同时观察反洗压力表与流量计,将反洗强度稳定在 10-15 L/(m²・s),并通过视镜监控活性炭状态:
保持反洗排水阀开启 1-2 分钟,排出罐内残留的反洗水与脱落杂质,随后关闭反洗排水阀,让活性炭自然沉降 5-10 分钟:
反洗后活性炭表面可能残留少量细小杂质,需通过 “正洗”(按正常过滤方向冲洗)去除,确保出水水质达标:
正洗操作:缓慢开启进水阀(开度 1/3),让原水按正常过滤方向进入罐体,同时打开正洗排水阀(或临时使用出水阀排水),控制正洗流量为设计流量的 50%-70%(如设计 15m³/h,正洗流量 8-10m³/h)—— 避免流量过大扰动刚沉降的活性炭层;
达标判断:每隔 1-2 分钟检测一次正洗排水水质(核心检测浊度,若为饮用水或食品行业,需同步检测余氯 / COD),当排水浊度≤1NTU(或余氯≤0.05mg/L、COD≤5mg/L,符合设计出水标准)时,关闭正洗排水阀;
恢复运行:缓慢开启出水阀(开度从 1/3 逐步调至全开),同时监测过滤器进出口压力(正常压差 0.02-0.03MPa)与出水水质,确认无异常后,活性炭过滤器正式恢复运行。
若原水含黏性杂质(如油污、腐殖酸),常规反洗无法彻底清洁,需增加 “化学辅助清洗” 步骤:
化学浸泡:反洗前,排空罐内水,注入 5%-8% 的稀盐酸溶液(针对铁锰污染)或 2%-4% 的氢氧化钠溶液(针对油污 / 有机物污染),浸泡 2-4 小时,通过化学作用破坏黏性杂质与活性炭的吸附键;
辅助反洗:浸泡后,按常规反洗流程操作,反洗强度可适当提高至 12-14 L/(m²・s),延长反洗时间至 8-10 分钟,确保杂质彻底剥离;
中和冲洗:化学反洗后,需用清水正洗至排水 pH 值恢复中性(6-8),避免残留药剂污染下游水质。